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銘傳 60 啦啦舞


從去年九月底開始為了母校銘傳六十周年校慶所練習的校友啦啦舞表演,在昨天告一段落,畫下完美的句點。 每個隊友心裏充滿不捨和滿滿的感動,一直持續發酵中,我也不例外,有一些感想。


1、 看過表演影片的家人好友,每個人的印象都是「很整齊」。 以五十個成員的隊伍來說,好像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但當這些成員是別人的爸爸/媽媽/阿嬤/兒子/女兒/媳婦/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分別從台北/桃園/屏東/馬來西亞/美國來,每次的團練都缺人的情況下,好像就不那麼容易了。


2、每次的團練都有飲料,像珍珠奶茶那種一杯喝下去完全補充消耗掉的熱量那種。三不五時還有餅乾和名產,最後兩次還加碼豪華生日蛋糕/起士塔/提拉米酥,練習結束後又會相揪去吃午餐/晚餐/消夜。整套跟下來,大概會胖三公斤。


3、 一定會拍照,拍很多…….很多的照片;一定要笑,牙齒還要露出來。我這輩子從來沒有那麼長時間保持咧嘴的表情,剛開始嘴角都會不自覺一直抖,後來發現,其實臉部肌肉是會固定的,習慣就成自然了( 也可說是笑僵吧,哈哈 )。


4、像所有活動一樣,革命情感在緩慢中培養,隨著時間愈來愈濃烈,當彼此開玩笑、打鬧、擁抱像家人一樣時,也是結束的時候,所以才會依依不捨。


5、當同伴中有營建公司老闆娘、偶像明星、電視台主播、現役華航空姐、大學老師教授、台大醫學系高材生時,是一件新鮮又奇妙的事。這才瞭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通常是自己加上去的。因為害羞,所以不敢跨出那一步。


6、每個團隊都需要隊長,如果這個隊長身兼招募、編舞、訓練、音樂剪輯、道具、服裝、宣傳、行銷和公關時,隊員們會又輕鬆又慚愧,只能以努力練習不缺課,主動幫忙分憂以報答。所以隊長是很重要的,她奮力不懈、永不退縮的態度是決定團隊成功的關鍵。


7、每個人心上都有事,埋藏好好的,不輕易示人。 但是有種叫慶功宴的場合、創造一種說心裏話的氛圍,大家掏心掏肺,被自己感動,於是一個一個哭了起來。 情緒到了頂點,不是大吵就要大哭,我寧願是痛痛快快哭一場,心會像洗過一樣,清澈澄淨。


最後,我要跟自己說:「謝謝你,你好棒,還請繼續指教。」


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秒速五公分"與"你的名字"


我非常喜歡新海誠的「秒速五公分」,尤其是主題曲,喜歡到不懂日文的我,硬是用拼音將整首歌學起來。聽說導演的靈感來自山崎將義 1997 年發表的這首「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並將其收錄為片尾曲。那段男女主角分別在不同場景獨白時進歌的片段,是全片最精彩的地方,時機與畫面精準的安排,讓情緒不斷累積,跟著吶喊的男聲,將歌詞一個字一個字刻在心板上,讓人眼眶蓄著淚,但又捨不得掉下來。


我一直在尋找著  妳出現在某處的蹤影
對面的月台  小巷𥚃的窗戶
明知道妳不可能會出現
如果願望可以實現  我好想馬上去找妳
已經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
賭上一切  我會緊緊擁抱妳

如果只是為了排遣寂寞  
照理說不管是誰都行
因為是個星星看似要墜落的夜晚
所以無法對自己說謊



One more time 希望季節不要改變
One more time 彼此嬉鬧的時光。

我一直在尋找著  妳出現在某處的蹤影
十字路口  我的夢中
明知道妳不可能會出現
如果會有奇蹟發生  我好想馬上讓妳看到
全新的早晨  今後的我
以及說不出口的"我愛妳"



夏季的回憶不斷旋轉  突然消失的鼓動

我一直在尋找著  妳出現在某處的蹤影
黎明的街頭  櫻木町的角落
明知道妳不可能到這裡來
如果願望可以實現  我好想馬上去找妳
已經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
賭上一切  我會緊緊擁抱妳



我一直在尋找著  妳遺落在某處的碎片
旅遊地的店𥚃  報紙的角落
明知道妳不可能會出現
如果會有奇蹟發生  我好想馬上讓妳看到
全新的早晨  今後的我
以及說不出口的"我愛妳"



我隨時都會不禁想要尋找  你在某處的笑容
等待快速電車通過的平交道
明知道妳不可能會出現
如果生命能夠重來  不論與妳相遇幾次我都願意
我已經 別無所求
因為沒有任何東西比妳更重要



我從本不知道男生的初戀這麼動人,回憶的溫度這麼熾熱,表示情感的方式可以這麼纖細,但又不想被看穿,如此地耐人尋味。本片就是給我這種感覺,新海誠好像代言人一樣,替男人說出藏在他們心底深處那個祕密,不能讓女朋友/老婆知道的那個遺憾,我感到心動又心疼。


所以得知新海誠推出新作「你的名字」後,心裏充滿期待,想他這次會給我們什麼故事。等到實際看了之後,卻覺得有點失落。「你的名字」只是「秒速五公分」的補遺版而已,目的就是讓初戀修成正果。雖然用時空穿越和男女錯置的設計去豐富內容,顯得熱鬧有趣,但也暴露出邏輯不夠嚴謹的缺點,只能當童話故事了。而且少了那種淡淡的哀愁,在我心中就無法超越前作,頂多是持平而已。


意思就是,如果你是先看「你的名字」,覺得喜歡,再去看「秒速五公分」,會感到愁惆,像一抺輕煙籠上心頭。而憂愁往往比歡樂持久,因為每個人心裏總有個無法企及的背影。



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第凡內早餐"( Tiffany’s Breakfast )

228 連假,我總算完整看完「第凡內早餐」( 不過還是錯過最前面 5 分鐘,沒有看到奧黛莉赫本穿著黑色小洋裝在 Tiffany 櫥窗前吃早餐的場景 ),然後有以下感想:

 1、1961 年的荷莉( 奧黛莉赫本飾 )就等於現代的小模/show girl/網紅。不能因為她看起來很有氣質,就不相信她也是個拜金女。同樣想盡辦法要嫁給有錢人,不管他們是不是阿呆、宅男、或是巴西人。


2、不能因為她看起來很有聰明, 就不相信她也是無腦一族。做事沒有規劃,會為了美金 100 元冒充黑手黨的姪女探監,荷包空空還要花大錢去辦趴。


3、不能因為她外表穩重大方,就覺得她不會迷糊。忘了鑰匙、煮飯爆炸是家常便飯。


4、不要以為她看起來是個甜姐兒,就會體貼別人。除了有錢人外,任何人都不要想掌握她。


5、她永遠不會相信窮小子的愛情,卻喜歡放電,把他們搞得心癢癢,為她拋棄一切後,卻又馬上躲開。


6、可以真心誠意地發好人卡,領卡的人還搞不清楚口口聲聲愛他為何不跟他走?


7、以上 6 點卻因為荷利是由奧黛莉赫本演,我們統統可以原諒,還可以愛上這個角色。因為她優美又脫俗,荷莉這個拜金女,經過她的詮釋,楚楚可憐又靈動,令人想好好的保護她,影片中任何一幕倩影都成為清新的永恆。


8、被女人包養的作家自尊很強,只要不觸及這個部份,是可以輕易收納為小白臉的。因為他們有理想,為現實討生活很累又會浪費他們創作的時間。


9、小白臉通常不相信愛情,若有例外,就是對手比他們更強。


10、富婆無聊又空虛,當你什麼都有的時候,就會覺得缺少愛情,然後想辦法拿錢來買。但買了之後,又患得患失。這也是荷莉以後的寫照。
 
本片的故事很普通,嗯,大約就是偶像劇等級,而且還是會被駡到臭頭的那種。然後女主角不管找誰演,都會被嚴格檢視,大肆批評。

但經典還是經得起時間考驗,除了女主角的造型成為無法超越的時代標竿,導演拍攝的手法生動活潑,尤其是荷莉在家中辦 party 那幕,將宴會歡樂胡鬧迷醉的氣氛呈現的有趣高雅,好玩的讓人也想參一咖。


哦對了,奧黛莉郝本唱的「Moon River」比安迪威廉斯好聽多了,我不只不會睡著,還會癡癡地看著她。


2017年3月2日 星期四

桐野夏生"異常"


本書是一個取材自真實事件的虛構故事。1997 年在東京澀谷發現妓女被勒殺的屍體,在身份調查時發現死者是一名在大企業內任職並兼差做妓女的粉領族。死者的背景引起社會討論,也給了作家靈感。各種形式的報導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詳細描寫案件的、扒糞的、八卦的、專家分析的。其中小說家桐野夏生以女性角色出發,試著建構一個可以被理解的故事。

為什麼一個名校畢業的高材生,進了人人稱羨的公司,有一份高薪的工作,前途無量,每天晚上卻要為了幾百塊去街頭站壁拉客?

和惠是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小孩,父母親皆是一流名校畢業的菁英。但千金小姐與窮小子的結合,讓意志堅強的父親深信唯有努力唸書成績好才能出人頭地,並以此做為價值衡量基準。所以和惠拼命唸書爭取自己在家的地位,也用這種思考模式考上貴族高中。但在家世決定階級的校園裏,普通人想要打入主流圈,努力不是入門票,美貌才是。但和惠缺乏現實的認知,她努力模仿,拼命瘦身,將枱面下的默契搬上枱面抗議,成為學校的笑柄,也交不到朋友。

「姐姐」是本書中的主述者,是瑞士父親和日本母親結合所生下的孩子。不同於妹妹百合子擁有怪物級的美貌和高挑豐滿的身材,她只是平庸到完全令人無法聯想是混血兒的普通女人。由於天生條件造成的差別待遇,使得她憤世嫉俗,偏激又自卑,一生中總在嘗試脫離妹妹的陰影,卻又不能真正擺脫,只好用惡意自我武裝,將渴望愛人與被愛的心深深隱藏。

百合子是美麗的性成癮者,沒有男人活不下去。她了解自己的魅力,但所有的運用卻只是為了達到和更多男人性交的目的。對長遠關係的經營沒有興趣,感情很淡薄,只有和男人上床才可以找到存在的價值。從高中開始援交,經歷過短暫的模特兒生涯後就開始在特種營業上班。從最高級的酒店隨著年老色衰一路換店,直到連最便宜的酒吧都乏人問津,只好開始做站壁流鶯。

這三人進入同一所貴族學校,和惠和姐姐成為同學,沒有家世背景經由考試入學的兩人因同病相憐而接近起來,但隨即姐姐的平靜世界就因妹妹百合子轉學成為學妹後又再度被奪走。百合子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為校園焦點,連勢利的同學都爭相示好。對姐姐來說,這又是歷史重演,要想盡辦法把妹妹趕走,才能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對和惠來說,成為人人捧在手上的星星,享受男人的追逐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事。

和惠對男女關係自以為是的解讀,及從小金錢至上的價值觀,使她對於白天能在大企業中擔任高級專員,用腦袋賺錢;夜晚當應召女郎,用自己的身體賺錢,感到驕傲。無形中把應召站點名的客人當做追求者,滿足虛榮心。但隨著粉領貴族當應召的新鮮感過去,年紀增長,和惠也接不到生意,只能淪落到接頭拉客,專門接社會最底層最低下的客人。

到這個地步,為何和惠還要繼續?我覺得這個部份很心酸。女人為了存在感,為了男人的關注和愛,可以把自尊放一邊,給人踐踏。也因為從來沒有得到過,不知道該怎麼做,只好一路錯下去。

但百合子卻完全相反,她可以輕易得到男人的關注和愛,但這不夠,因為男人崇拜、敬畏與渴求的眼神,在上床後就消失了,那種幻滅讓她否定自己,所以必須一直在不同的男人身上尋找。

這本書非常黑暗,寫人性寫現實都讓人覺得壓力好大。幾個角色都很突出,雖然還是無法理解,卻忘不了。1951 年出生的桐野夏生,寫起小說來完全不留一點溫情的餘地。不要想從中得到慰藉,她很冷酷地直接把故事挑明了說,不玩禮義廉恥、好壞分明、完美大結局那套。想要感動,找別人吧,但是卻很好看。


2017年3月1日 星期三

派翠西亞.康薇爾( Patricia Cornwell )與女法醫史卡佩塔( Kay Scarpetta)


從去年 12 月 21 日借了「失落的指紋」( Cruel & Unusual,1993 )開始,我一腳踏進派翠西亞.康薇爾( Patricia Cornwell )所創造的法醫世界,在兩個月內像追劇一樣看完「屍體會說話」( Postmortem,1990 )、「肉體證據」( Body of Evidence,1991 )、「殘骸線索」( All That Remains,1992 )、「人體農場」( The Body Farm,1994 )、「波特墓園」( From Potter’s Field,1995 )、「死亡的理由」( Cause of Death,1996 )、「致命暴露」( Unnatural Exposure,1997 )、「起火點」( Point of Origin,1998 )、「黑色通告」( Black Notice,1999 )、「終極轄區 」( The Last Precinct,2000 )、「綠頭蒼蠅」( Blow Fly,2003 )和「微物證據」( Trace,2004 ),非常著迷。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看犯罪推理的影集小說電影,驚嘆於警察、偵探、鑑識人員和法醫從蛛絲馬跡中找到線索,從而破案的過程。覺得在其中所展現的聰明才智與勇氣膽識,是希望自己可以做到,但卻望塵莫及的。所以很容易投射在主角身上,用他們的經歷去滿足自己的欲望,說穿了也是書中自有黃金屋和顏如玉的體現。

這類型的作品,大都以警探的視角為出發點,而且往往是由男性擔任。男性擁有的威嚴和力量,可以不羈狂放,可以遊走體制內外,帶來刺激冒險,令人鼓掌叫好。例如尤.奈斯博( Jo Nesbo )所創造的哈利霍特警探,就是典型情感豐沛的純粹硬派。他酗酒、不好名利、對工作執著、堅持正義、關心周圍的人可以隨時為其赴險、完全置死生於度外。更不用說電視影集和電影中充滿陽剛氣息的警探世界。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女法醫為主的犯罪小說,而且對這系列的成功毫不意外,因為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凱.史卡佩塔這個角色。

身為維吉尼亞州的首席法醫,史卡佩塔的主要職責就是查出死亡原因。所以除了解剖屍體外,還必須調查犯罪現場、蒐集檢驗物證、進一步將兇手繩之以法。

如果我曾經對警察的工作有過幻想,但遇到必須面對腐爛流汁、腫脹變形、長蛆生蟲、發出惡臭的屍體就完全破滅。所以對於法醫這門鑑識科學,可以從屍體與室溫的差別及蛆蟲的變態來推測死亡時間;由表面的傷口來判定行凶的器械;由內臟看出是否真溺水或是死後才被推下水,是被火活活燒死還是死後才被放火;由毛髪纖維指甲縫中的人體組織來查出 DNA等。從屍體及犯罪現場就可建構被害者被攻擊當下的情景,還原真相,讓兇手現形,覺得佩服不已。

這個角色所需要的聰明機智、謹慎仔細、專業執著、認真負責、冷靜沉穩、一夫當關、堅忍不拔,若是由男性來擔任,就己經足夠讓人無保留的愛上了。但這會兒作者將這角色派給佛羅里達出身的義大利後裔,擅長廚藝,擁有醫學和法律雙學位,喜愛園藝、室內設計、藝術、美酒。個性溫和但不屈服,生活低調有品味。所有加諸在女人身上足以吸引人的個性特質都有,但是卻一點都不惹人厭,因為她從不利用自己外表的優勢去達到目的。就是從不抄近路,永遠的苦幹實幹。對了我有提到她是金髪藍眼還有副迷人的身材嗎?

漂亮的女人在成長過程中或是在愛情職場上會比一般女人更順遂,得到比較多的注目和好處,那是與生俱來的優勢,卻也容易招致妒嫉。若還用自己外表的優勢當成手段或工具,以達成目標,那就更令人厭惡了。女人若可以清楚一生所追求的安全感,就在自己身上,不用到處尋覓,不用處心積慮向他人索取,而是自己就可以給,生活自然就簡單自在,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計較和煩惱,反而更可以過得自信精彩。

其實作者並不需要把史卡佩塔醫生寫成美女,因為有這種氣質的女人, 很難令人不動心,外表已不是這麼重要。美女除了加分外,派翠西亞.康薇爾想是把自己寫進去了,不管是外型或出身背景都很相似,本系列的創作也是根據她 1984-1986 年間的法醫部門檢驗記錄員的工作經驗而成。有趣的是創作初期以男偵探為主角的出書過程並不順利,後來聽從建議改寫成以女法醫為主角,結果一炮而紅。不知這是否也可歸類為私小說?

這一系列看到目前為止,雖然令人愛不釋手,但也不是沒有缺點。我覺得最不滿的地方就是結局收得有點草率。相較於整本書高明的情節舖陳,不管是專業或情感上都非常引人入勝。但是所有的線收到最後,令人期待驚天動地的衝突或對決,卻只有蜻蜓點水一下就結束,令人錯愕。

相比之下,尤.奈斯博( Jo Nesbo )就很會發揮這種場面,每每驚心動魄,令人大呼過癮。但我還是很喜歡,因為一本小說可以讓你學到專業知識,滿足好奇心,感受到堅強毅力,不是很有價值嗎?然後把史卡佩塔醫生拿來當偶像也不會太超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