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喬治.馬汀(George R.R. Martin)"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第一部"權力遊戲"(A Game of Thrones)上冊


轟動武林、驚動萬教的HBO自製影集"冰與火之歌"(Game of Thrones)自2011年首播以來,不只獲獎無數,也備受廣大粉絲喜愛。影集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喬治.馬汀(George R.R. Martin)的奇幻文學系列"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 雖然還沒看過影集,但拜二妹之賜,將訂購的第一部"權力遊戲"(A Game of Thrones)打開來先睹為快。

本書的背景是仿歐洲中世紀黑暗時代;有國王、貴族、騎士、公主、吟遊詩人、商人、修士、鐵匠、平民;隔海有還有未教化的蠻族、龍;北方森林裏有像僵屍一樣的異鬼和恐佈的巨獸。四季的變遷沒有常規,可以一連幾年的冬天或夏天。人類爭奪領土,引發戰爭,勝利者取得權杖後要面對失敗者復仇及野心勃勃大臣篡位的潛在威脅。故事結構龐大、人物眾多,其實都圍繞著幾個貴族世家。

戌守北境的臨冬城主,同時也是本書主角的艾德.史塔克公爵。妻子凱特林是奔流城主徒利家長女,有羅伯、布蘭、瑞肯、珊莎及艾利亞等三子二女。私生子瓊恩.雪諾及以人質身份成為養子的席恩.葛雷喬伊。


西境統領凱岩城蘭尼斯特家,城主為泰恩.蘭尼斯特公爵。有二子一女,詹姆和瑟曦為雙胞胎。詹姆為保衞國王的御林鐵衞之一,瑟䂀為當今皇后,次子提利昂為侏儒,人稱「小惡魔」。


東境統領鷹巢城瓊恩.史林公爵,同時身為王國首相,本書一開始即遭突發身亡,遺孀萊莎同樣來自奔流城徒利家,為凱特林妹妹,有一子勞勃.史林。

南境風息堡。城主勞勃.拜拉席恩十五年前率兵推翻坦格利安王朝,成為國王後占領坦格利安家的君臨城。大弟史坦尼斯公爵自首相身亡後便避居龍石島,小弟藍禮也是御林鐵衞兼大臣。


流亡的坦格利安家,自詡為龍族。韋賽利斯為前朝王子,一心想復國,將妹妺丹妮莉斯公主嫁給蠻族馬王,朝待聯姻帶來軍隊以助其復國大業。


故事從艾德.史塔克公爵受命接任首相職開始,南下君臨城後才了解國庫空虛,負債累累,國王縱慾英明不在,最大債主蘭尼斯特家野心勃勃,公爵身為西境統領,女兒貴為皇后,長子將取代己死首相鷹巢城主擔任東部首領。眼看朝廷全為其掌控,又發現前任首相是被毒殺,而自己兒子布蘭的墜樓不是意外,身陷四面楚歌的困境中。

支線一是艾德私生子加入絕境長城守夜人軍團的事。絕境長城位於國土最北端,是長達數十里的臣大冰牆,為隔絶鬼影森林的魑魅魍魎。常年冰封酷寒,加入軍團必須守誓終生不娶,所以成員幾乎是罪犯或是被放逐之人。而接二連三失蹤及逃兵事件更讓短缺兵力雪上加霜。

支線二是丹妮莉絲與馬王的婚禮,並因其已懷孕造或現任國王大緊張到必須斬草除根。看龍族之女如何發揮神秘的影響力。

光是故事簡介就講這麼多,還沒提到最搶眼的角色:提利昂.蘭尼斯特。我甚至懷疑喬治.馬汀是看到男演員Peter Dinklage才把這角色寫成侏儒的。提利昂身在富可敵國狂妄自大的蘭尼斯特家,相較於兄姐的高大英俊美麗,還可以堅強的活下來就不容易。作者特意將外表美麗內心醜惡和相反的對照組湊成一家人,讓讀者自去判斷。


就像他對艾徳.史塔克私生子瓊恩說:「永遠不要忘記你是什麼人,因為其他人不會忘。但你要化阻力為助力,如此一來你就沒有弱點。用它來武裝自己,就沒有人可以用它來傷害你。」



2014年5月25日 星期日

"玩命法則"(The Counselor)


"玩命法則"(The Counselor) 的導演是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曾導過"謊言對決"、"美國黑幫"、"黑鷹計劃"等名片的大導演;編劇是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是最近才跟他比較熟的小說家,作品如「險路」被改編成電影"險路勿近"及被改編成"末日浩劫"的「長路」。這麼堅強的後台加上麥克法斯賓達、哈維爾巴登、布萊德彼特、卡麥蓉迪亞茲和潘妮洛普克魯茲等卡司,How wrong it could be?

就是可以這麼爛。

雖然看完後了解本片是要講一個由於貪心而涉足毒品買賣進而搞到家破人亡的警世寓言,但至少要讓觀眾看懂劇情的發展吧?由於看完後一頭霧水,所以乾脆來個觀影心得之劇透暴雷版。


律師(麥克法斯賓達飾)非常愛女朋友(潘妮洛普克魯茲飾),為了跟她求婚特意飛去哥倫比亞買一顆3.9克拉的鑽戒,所以缺錢。於是想參與客戶雷諾(哈維爾巴登飾)的毒品買賣來獲取暴利。雷諾和女友麥金娜(卡麥蓉迪亞茲飾)經由中間人瓦斯崔(布萊德彼特飾)牽線,想要攔截墨西哥大毒梟的一批藏在水肥車內價值美金兩仟萬的毒品。他們在路上佈設鋼絲陷阱讓攜帶貨車鑰匙騎摩托車的黑幫小弟當場斷頭。取得鑰匙後將水肥車開走。

黑幫小弟在斷頭前因超速被捕,其母設法將他保釋出來,但因為自己也在監獄服刑,故委託公設辯護人「律師」幫忙。由於這層關係,墨西哥大毒梟將矛頭轉向律師,想要追查被偷走的毒品。律師深覺性命遭受威脅,雷諾和瓦斯崔也都自身難保,因為搶來的毒品又被搶走了。事跡敗露後雷諾遭到報復式槍決、律師女友被殺、瓦斯崔帶著自己的錢要逃走時被黑吃黑的麥金娜殺了。結局就是律師瘋了,麥金娜逃到香港去。


然後就這樣演了兩個多小時。

劇情支離破碎,每一段煞有介事的橋段安排,除了將布萊德彼特在大街上絞死的暗器外,其他事後都無聲無息。然後各式長篇大論道理:道德抉擇的十字路口啦、真相沒有溫度啦、隨時脫身的準備啦等等說了很久。但對了解劇情一點幫助都沒有。對白模棱兩可,感覺每一段獨立剪下來隨便安插到哪一片都行。

所以可以撐著看完不離席的原因就是賞心悅目的明星群,但也救不了整齣戲,很可惜。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怪咖心理學"(Quirkology)


有試著想過有些人為什麼天生好運為什麼自己這麼倒楣呢?為什麼星座分析好像很準的樣子?為什麼會有靈異現象產生?要如何分辨對方在說謊?城市居民行動的步調快慢為什麼會和熱心助人的比例扯上關係?先入為主的印象如何會影響自身的判斷決策力?這就是李察.韋斯曼(Richard Wiseman)的"怪咖心理學"(Quirkology) - How we discover the big truths in small things.

李察.韋斯曼,55年次的英國人,曾經是魔術師,現在是心理學家及大學教授。專門研究靈異、奇蹟、騙術、迷信、暗示、直覺等日常生活中無法用理性了解的行為並用科學方式將以驗證破解。他的研究報告刊登在世界上許多頂尖的科學期刊上,並多次與媒體合作大型實驗,包括BBC 及Discovery Channel。

這樣仔細想起來,李察.韋斯曼除了是科學家外,還具備哲學家的精神。他對既存現象的不妥協和無止盡的好奇心,跟研究哲學有點相似,不過是用思考討論和用科學實驗的差別而已。但比較起來,怪咖心理學的研究因為平易近人而顯得更有意思些。

我喜歡裏面一個關於好運的實驗:研究人員在報紙裏刊一幅半版廣告,用超大的字體寫著「告訴研究人員你看到這個,就可以贏得一百英磅。」然後將這份報紙拿給受試者看,請他們去找出裏面有多少張照片。實驗結果,認為自己不幸的人常常會忙著計算有幾張照片而忽略掉廣告,進而喪失得到一百英磅的機會。而認為自己好運的人因為比較放鬆,看的面較廣,會發現得到一百英磅的廣告而得到意外之財。面對這結果進一步的解讀是:人會因為思想和行為不同,為自己帶來大部份的好運與壞運。幸運者比較樂觀、積極、樂於接觸新的機會與經驗。相反的,不幸的人比較孤僻、笨拙、對人生感到不安,不願運用突然降臨的機會。

這也可以用「個性決定命運」來做結論。雖然本書裏另一個實驗證明夏天(三月到八月)出生的人會比冬天出生(九月到二月)的人更感到自己幸運,但其實這只是心態問題。時時提醒自己用開闊的心胸去接受世間的變化,用平實的態度面對加諸在自身的苦難,很快的就會走出困境。畢竟人是自然界適應力最強的生物,除非自願受折磨,不然都會發揮本能想辦法去排解的。

讀完本書後,會發覺日常生活中種種無法理解的希奇古怪現象好像都有脈絡可尋:知道人耳無法聽到的低頻音波會造成類似撞鬼或遇到神蹟的感覺,那就不用自己嚇自己。知道說謊的破綻後就想辦法避免(?)。知道對人的刻板印象會使自己變遲鈍就儘量不要有偏見。以往這些老生常談,都似耳邊風般不屑一顧,比不上用科學的方法直接實驗給你看有說服力。也許,這就是怪咖心理學存在目的,不要吹大牛,也不要被愚弄。

2014年5月17日 星期六

"實習大叔"(The Internship)


"實習大叔"(The Internship)主打的是歐文威爾森和文斯范恩這對搭擋,還記得他們合作的"婚禮終結者"(The Wedding Crashers),難兄難弟專門去突擊陌生人的婚禮,白吃白喝兼泡妞,胡搞瞎搞的讓你亂笑一通。這回飾演中年失業的歐吉桑跑到Google當實習生,很容易想到將是要藉助網路及世代差異來製造笑料,順便嘲諷一下跟不上時代的老叩叩。但可喜的是,本片並沒有跌進樣板窠臼中,而是很有誠意的講一個正面的故事。

Nick(歐文威爾森飾)和Billy(文斯范恩飾)兩人是業務老手,默契十足生氣勃勃,可以把客戶哄的開開心心地下訂單,但還是面臨到老闆收手得回家吃自己的窘境。Nick在懊惱自己沒能掌握時機做獨立事業的同時,馬上接受妹妹男朋友提供的床墊銷售工作;Billy慘一些,不只房子被法拍,老婆(女友?)出走前還贈送一頂「你做什麼都會失敗」的大帽當分手禮。己經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了,這也才使Billy放膽一搏想出到Google找工作的點子。


我滿喜歡這段鋪陳,兩位主角將外放誇張的表達方式略為收歛,反而呈現出角色的深度。當考驗來臨,優勢外表下的惶惑不安也跟凡人無異。兩位主角不需要扮醜就可以表現出這點,除了演員本身功力外,編導不刻意譁眾取寵也有很大關係。

文斯范恩除了親身演出外還身兼製片及編劇,不特意賣弄低俗製造笑點,更顯真實況味;比如說借圖書館兒童閲覽室的電腦進行視訊面談,看兩個大男人正襟危坐的塞在小小的兒童座椅就很好笑,再看如何自信唬爛的回答面試人員問題同時還得打發來催促換人用電腦的小朋友,感覺到中年大叔顯露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氣勢,天真可愛。

Google被列為求職者最想去的公司之一,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和員工福利這裏並沒有太多著墨;同為實習生的各大名校菁英也不是重點,倒是派了一個功利主義資優生當競爭對手,彷彿是預賽全勝隊與敗部復活隊的大對決。「剩菜隊」(left over)的領隊和組員全是沒人要的,但可以集結起來炒成一盤好菜,靠的就是團隊合作。需要大量創意的Google,並不推崇個人主義,再三強調團結的重要,是很有意思的事。

網路時代資料取得簡單迅速,無形中減少和他人的互動,漸漸地閉門造車起來。若我們所有的知識和問題的解答都依頼網路蒐尋的資料,缺乏親身體驗的經歷,那美妙的感動、心情的激盪也將成為代名詞,人的靈性也許被忽略,但永遠不會被取代,我們好像愈來愈需要被提醒。





2014年5月15日 星期四

"醉後大丈夫 3"(HANGOVER 3)



"醉後大丈夫 3"(HANGOVER 3)不好笑。

身為忠實影迷而且一路追到第三集,其實對這個結果是失望的. 瞎狼幫好像累了玩不動,一群人彷彿逐漸邁向大叔生涯開始追求養生起來,對於艾倫所闖的禍無奈認命的接受。少了那種胡鬧荒謬的梗,整部片活力不再,好像一台超載的巴士,不管如何使勁催油門也還是跑不動。

問題出在艾倫身上。身為全片的笑點發動機,查克葛里芬納奇(Zach Galifianakis)一樣沒大腦無厘頭,自我感覺良好,卻沒那麼有趣,因為觀眾已習慣他的行為模式,可以預見結果。而前兩集好笑的地方就是超乎正常的想像,令人噗嗤的思考邏輯。本來以為是不同編導,但"醉後大丈夫"系列三集和很喜歡的"臨門湊一腳"(Due Date)都是出自同一個導演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之手。所以是掰不出來了嗎?

有別於前兩集找搞丟的新郞和未來小舅子,本集是受美國黑道狹持人質脅迫去找中國黑道小周(搞丟的新郎這會兒成人質了)。前者出發點是受人委託保管重要物品卻不小心遺失,又不能賠錢了事(因為遺失的是人),所以充滿那種狗急跳牆急欲彌補的慌張感,再和艾倫我行我素的脫軌行為一碰撞就很好笑。後者的動機就顯得勉強許多,只因為艾倫和小周有通email就被綁架去找人?就算小周多神經兮兮都沒辦法說服觀眾值得大費周章這樣做。又因為是喜劇,所以缺乏緊張感;約翰古德曼不夠狠、小周不夠神出鬼没、人質不夠害怕,所以搶救起來一點勁都沒有。當然故事只是做交待而已,是製造主角間產生互動的原因。若連互動都沒有預期的妙趣横生會心一笑,那就不能怪觀眾不買單了。

雖然編導在這集沒能幫瞎狼幫成員培養成功默契,但製造艾倫和瑪莉莎麥卡錫(Melissa McCarthy)的一見鐘情倒是滿驚喜,有那種被電到的化學作用,成功說服觀眾:She is the one.




2014年5月9日 星期五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蘇菲的世界"下(Sofies Verden 2)


15歲挪威少女蘇菲的哲學課上到十八世紀了,亞伯特大叔緊鑼密鼓的抓緊每一個蘇菲空檔的時間,加快速度要趕在席妲的父親從黎巴嫩回國前,將近代哲學史教授完畢。至於這裏到底賣的是什麼關子?原來這一切都是席妲父親搞的鬼。

一個在聯合國和平部隊服役被派駐到黎巴嫩的男子,想要送給獨生女席妲一份特別的十五歲生日禮物。由於找不到適合女兒閲讀的哲學書籍,於是決定自己寫一本,蘇菲及亞伯特即是書裏的主角。

這樣用來解釋所發生在蘇珊身上種種奇妙遭遇好像挺合理的,包括為什麼會一直收到轉交給席妲的信、狗狗會說話、香蕉上有字、莫名其妙出現在身邊的絲巾和金項鍊等。其實這些都是做父親的直接要對唯一讀者女兒席妲說的話,把它們直接寫進故事裏了。這個做法其實挺酷的,席妲看著爸爸在各處將父女之間的默契製造成懸疑問題,把蘇菲和亞伯特搞的團團轉,心裏不禁又生氣又好笑;這種感覺像是借由別人的眼睛看自己,新鮮有趣之餘也暗暗吃驚。

結束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哲學在歐洲的發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宣揚理性主義、反抗權威、知識傳授及注重人權等,間接引發法國大革命。此時的代表性人物為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我們人類若只過著感官動物生活,則沒有自由可言;只要服從放諸四海皆海皆準的理性,那我們就可以自由和獨立。

2、十九世紀前半期浪漫主義:為理性主義反撲,並成為歐洲最後一個集結詩、哲學、藝術、科學、音樂的偉大文化紀元。著重「感情」、「想像」、「經驗」、 「渴望」。每個人都可以依造自己的想法去詮釋生命,相信只有透過藝術的形式才能帶領人到那種無法言喻的境界,而藝術家在創造作品時就等於上帝在創造世界一樣。

3、十九世紀中期社會主義:德國哲學/歷史/社會/經濟學家馬克思認為哲學不光是詮釋世界,要進一步改造世界。在每一階段歷史中,都可以見到兩種階級的衝突;如平民及奴隸、貴族與農奴、貴族與平民、資本家及工人。在擁有及非擁有生產工具的階級間永遠存在著既得利益的衝突。為改變現況,必得經過革命手段。革命後由工人接收生產工具,成為「無產階級專政」,所有生產工具皆為所有人民所共有,成果利益共享。

4、十九世紀後期自然主義:主要說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不需要聖靈的啟示。主張 「自然」、 「環境」、「歷史」、「進化」及「成長」。代表人物及學說有達爾文的進化論及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

5、二十世紀存在主義:代表人物有主張「上帝已死」的德國尼采,認為傳統哲學及基督教所謂的「理型世界」及「天堂」已偏離真實世界,所以是偽世界,故「要忠於這個世界,別聽信任何讓你有超自然期望的人。」及法國沙特主張人的存在先於人的本質,所以人沒有天生的本性,要去創造自我;沒有天生的台詞,要創造自己生命意義的劇本,決定自己該怎麼活。

長遠看來,就兩千多年的歷史來觀察,其實就是不斷的重複輪廻,簡單來說就像物極必反。人可以不斷追求生命的意義和解答,但最重要的是必須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只是物質上不虞匱乏,心靈上的滿足也會受到影響。誰叫人類之所以不同於萬物,是因為我們有一個靈存在。這個靈代表道德、理性、自由、成就、幸福。是唯一一種生物連無形的感覺也必須要呵護培養,唯一複雜的生物經由心靈的運作就可以適應各種環境而生存。

就跟浩瀚無垠的宇宙一樣,也是經過宇宙大爆炸後,在宇宙持續擴張的狀態下,星體間的引力和慣性又使其漸漸聚合,聚合到高密度核心時是否又會產生另一次大爆炸呢? 也許宇宙也是一直重複這樣的進程。連無法以量計算的宇宙都沿續像人類發展史重複開合交替的模式,那我們這麼渺小的心靈,是否也可以提升到無限大的層次,和宇宙合為一體呢?想到這裏,突然海濶天空起來。


2014年5月4日 星期日

"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藍色茉莉"(Blue Jasmine) 的Jasmine是喜歡研究人類行為學的伍迪艾倫所創造出來的女性角色,經過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加上靈魂和骨血,變成一個真實人物後卻沒辦法同情她。

我從來沒看過凱特布蘭琪這麼醜過。她還是舉止優雅,裝扮入時有品味,談吐有氣質,臉蛋身材無懈可撃,但在這種情況下卻完全感覺不到她的美麗,只看到順境時完美包裝下自私刻薄的惺惺作態及逆境時面具卸下後的脆弱崩潰。

伍迪艾倫這次收斂他讓主角絮叨的表達方式,直接用演員的表情,全身的肢體來演譯劇本。所以這次本片的對白從Jasmine口中講出來的話除了連接劇情的必要外,沒有多餘的自我發省,但卻常常由斜上45度角對她做臉部特寫,這樣的角度讓她的臉呈現上大下小的比例,特別容易聚焦在眼晴,尤其是有一幕她幫去赴約的妹妺照顧小孩,在餐廳裏面對兩個姪兒白目的問題,先是停頓,讓你開始擔心會不會發飆時緩緩地開口,不加掩飾地把自己精神崩潰被送進醫院,所遭遇的治療方式、服用的藥物全部用沒有情緒的字眼一五一十吐露出來,態度是鎮靜的,眼神卻狂亂,不只兩個小孩噤若寒蟬,也把我嚇死了,非常經典。


Jasmine的妺妺Ginger是對照組,套句她在介紹姐姐時常掛在嘴邊的:「She got better genes.」就可以知道她其實對自己沒有自信。姐姐條件好又聰明,嫁個有錢老公過富裕生活理所當然;落魄也是因為被人欺騙所致。是個心地善良,容易滿足的小女人,雖然偶爾會受到「這人不適合你,你應該找更好的人。」影響,但最終還是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而及時把握。相較姐姐連山窮水盡都要擺濶,生活平凡踏實有意義。

片中幾個小角都可在別部片中發現過蹤影:演牙醫的是"MIB星際戰警第三集"中的彩虹帽外星人;演Ginger年輕黑手未婚夫的曾在"來跳舞吧"演李察吉爾舞蹈班同學;Jasmine繼子丹尼是"美麗魔物"男主角;然後向Jasmine求婚的英俊有為的外交官就是"名媛教育"裏誘騙女高中生的有婦之夫。所以當他出場時,我的反應就是又要安排Jasmine再一次遇人不淑嗎?一直到最後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一回事,可見演員多麼容易就被角色限定住,而觀眾又是多麼容易有先入為主的印象。


本片對上流社會不是很友善,在豪宅華服美食旅遊交際應酬間用不間斷的消費比較來填補虛榮心,將慾望的洞口挖深,最終自己也被埋葬。讓我想起「浮華陷阱」(Savage Grace)裏的芭芭拉.貝克蘭。金錢財富令人迷惘也更容易反射人的本性,難怪基督教義中將憤怒、貪婪、懶惰、驕傲、慾望、嫉妒與暴食列為七大罪,其實就像浮華世界濃縮版。

我喜歡伍迪艾倫結尾的伏筆,讓你完全猜不出來,符合「可悲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老生常談。諷刺的人生劇本每天都在上演,每一次的反省象徵每一次的重生,其實也很精釆。


(凱特布蘭琪以此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古魯家族"(The Croods)


"古魯家族"(The Croods) 是夢工場的卡通片,一直以來調性和廸士尼大不同,除了較寫實題材廣泛,還有去美型化。彷彿特意為了跳脫王子公主的優良基因,大部份的主角都是先天不良備受歧視,然後有一天缺點變優點,無意中拯救世人,小人物變英雄進而自我肯定。比如說"馴龍高手"的Hiccup、 "史瑞克"的Shrek、"功夫熊貓"的Po。看完本片之後,突然好懷念上述三片的幽默。

對了,本片就是缺少令人會心一笑的幽默感,人物不夠突出,情節不夠轉折,互動不夠有趣,充其量是一個有責任有肩膀的一家之主如何面對環境變化保護家人,從過程中學習接納並進而成長,體會人生的真諦不是忙著活,而是活的有價值。

故事背景設定在史前穴居人時代,人類的祖先還是食物鏈的一環,所以畏懼身材巨大的野獸。除了覓食外,長時間待在洞穴裏,文化的溝通靠穴壁上的塗鴉。古魯家族成員是以身強力壯男主人古魯為重心的一家三代,每個人都聽從指揮,除了青春期的女兒一妹。

一妹有自己的想法,開始覺得生活無聊沒意義,開始思考為什麼,勇於衝撞權威;古魯也並不是冥頑不靈,只是他為了保衛家人就應接不暇,所以遵守規則就是最好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把這對立的兩人設定為父女就充滿溫馨,做爸爸的人一定會有深刻體會,尤其是當自己的權威被年輕男子蓋所挑戰時更是憤怒失望嫉妒羨慕五味雜陳。


蓋代表新奇與冒險,平時可以不予理會,但當現狀己經不能保障安全時要如何突破?一無所有反而是最好改變的時機。

本片開頭食物爭奪戰新鮮,全家人通力合作從各路人馬手中搶一顆蛋精彩,但不夠刺激;蓋眼中的聖地像"魔戒"中索倫魔眼占據的基地;跌入新世界色彩繽紛美麗有像"阿凡達"致敬的意味。總之,是一部還算緊湊可以耐著性子看到最後的家庭倫理卡通勵志片。勵志在哪裡呢?面對挑戰,努力向前,迎向光明,美好的明天在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