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腳踏車大作戰"(Wadjda)


本片是第一部在沙烏地阿拉伯實景拍攝,並且是由女性所導演的影片, 在伊斯蘭教國家是很罕見的。但也因為以輕鬆平實的手法呈現平民社會的日常生活,有滿足到文化差異的好奇心,並將阿拉伯女人模糊的精神和面相重塑出來,所以獲得國際間數個獎項肯定,也代表沙烏地阿拉伯角逐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


Wadjda (瓦嘉達) 是片中主角的名字。她十歲,跟著媽媽住,家裏環境不錯,客廳有豪華沙發高級音響及電玩設備,但爸爸不常回家。媽媽是個漂亮的女人,在家也穿的很髦,但總是在等待爸爸回家,所以有點憂鬱,出門有一個愛抱怨的司機接送,雖然很討人厭,但沒有他就哪裏都去不了,連上班都只能請假。

瓦嘉達上學不喜歡遵守校規將頭髮和臉用面紗圍起來,羨慕隔壁小男生騎的腳踏車,央求媽媽買但不肯,所以想要自己存錢買。於是她編手鍊賣給班上同學,為了收跑腿費幫學姐送信,後來為了獎金要去參加背誦可蘭經的比賽,為達成目標,常常違規的她除了去參加嚴格的宗教社,錄製音樂帶巴結玩具店老闆幫她留著車,又買了關於宗教問與答的遊戲軟體來自我訓練,腦筋靈活也努力,最後如願拿到冠軍。


當校長得知瓦嘉達的獎金是要拿來買腳踏車時臉色一變,大義凜然的說女孩子不應該也不適合騎腳踏車,就當場把奬金捐出去了,讓瓦嘉達難過不已。媽媽和老師都教育著:不能給男人看到自己的臉、不要大聲談笑讓男人聽見自己的聲音、族譜上只能放男生的名字、媽媽生不出弟弟,爸爸就要再娶一個老婆、不應當和陌生男人一起工作。這些莫名的約束對瓦嘉達來講沒有太大緊要,她自由的思想不會改變,為了實現願望的企圖和努力在希望破滅後會不會消失?編導對此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


自古以來女人的社會地位都依附著男人,隨著時代進步漸漸提升,但某些地區千年來還是沒有太大變化。文化傳統可以繼承,但內心情感付出沒有得到相應回報,並不是用社會規範就可以壓制下去的。

瓦嘉達媽媽最後幫寶貝女兒買了那台腳踏車,用的錢本來要拿去買禮服的,為了在小叔婚禮上明豔美麗抓牢老公的心,但得知竟然那是老公的婚禮。在同理心下,觀影者可以感受到瓦嘉達媽媽心裏的糾結和矛盾,為了老公大門不出事事順從,卻還是被拋棄,那教導女兒成為一個好太太重要還是用功努力有成就感肯定自我快樂幸福比較重要呢?我們有看出導演的企圖,覺得感動,也希望這些禁錮的女人們可以多一點覺醒,但這部片還是不能在沙烏地阿拉伯國內上映,不是因為禁止,是因為沒有電影院。所以呢, 還是有好大進步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