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夢冒險王"(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是班史提勒(Ben Stiller)自2008年"Tropic Thunder"(開麥拉驚魂記)後再次自導自演的作品。改編自美國幽默作家James Thurber 1939年3月刊登在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上關於一個男人愛做白日夢的短篇故事。故事很受歡迎,1947年就曾改編成電影,1994年有重拍計畫,經過漫長十八年版權訴訟、尋找資金合作夥伴、重寫多次劇本、2011年才宣布由目前的團隊開拍。

Walter Mitty(班史提勒飾)在Life雜誌社上班,因為時代趨勢變更,實體雜誌吹起熄燈號,面臨工作上的保衞戰及對新來女同事所產生的心動感覺,讓他一成不變的生活起了大變化。


背景借自Life雜誌於2007年轉型為線上型態並退出紙本市場的過渡期。片中有一幕Walter在雜誌社內的長廊奔跑,畫面從左至右是一期期放大與牆壁等高的封面,特意挑出及排列的封面除了反映主角內心情緖的起伏震盪,也簡短呈現Life的舊日榮光。是怎樣一本見證歷史的雜誌,卻也抵擋不了下市的命運,令人感嘆不已。讓我想起2012年下巿的「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那些閲讀的美好時光一併跟著最後一期封存在回憶裏。

本片的技術面一點都不馬虎,Walter與趾高氣昂經理的彈力超人爭奪戰,跳高飛躍競速完全發揮天馬行空想像力,小男生看了一定很樂。為了要呈現Walter走出閉鎖舒適圈去接受外在未知變化的勇氣,場景帶到冰島,由美麗壯觀的大自然,開濶的視野讓觀眾自己體會。

攝影非常棒令人印象深刻,不管是蜿蜒長路的滑板飆速或是白雪皚皚喜馬拉雅山上的行走,都讓人感覺到釋放後的自由自在。用這種方式展現內心層次的變化可以彌補演技的不足來増加說服力。


主線雜誌社內的鬥爭及男女主角間生疏的互動都不夠精釆,反而是配角的支線幽默風趣。不管是愛護盆栽的屬下、喝醉酒的直升機駕駛員、瘋癲的海釣船船長都令人會心一笑。更不能不提演Walter母親的莎莉麥克琳(Shirley Maclaine)及演神祕攝影大師的西恩潘(Sean Penn),戲份不多卻是畫龍點睛的重要存在,足以讓人好好地收在記憶裏。


另一條貫穿全片的支線就是手機訊號超強的約會網站管理員陶德,不管Walter在冰島在海上在喜馬拉雅山上都可以接到他熱誠的服務電話,令人啼笑皆非,但可看出這些通話同時反映出主角內心的成長,有點自我反省的感覺。

這種講成年男子內心追尋的影片,其實不是很討好,大約只有年齡際遇相仿的人可產生共鳴。但本片卻很難得老少咸宜,一點都不沈悶,而且可以在哈哈大笑之餘成功地將人生觀表達出來:「to see the world, things dangerous to come to, to see behind the walls, draw closer, to find each other and feel. that is purpose of life.」勇往直前克服困難,通常好事就會跟著一起來,這樣才有意思,人生才有價值。

我喜歡片中陶德最終和Walter見面時所說:「你和我想像中不大一樣,我本來以為你是個無聊的人,但看看你,就像印第安那瓊斯準備要去開演唱會一樣。」直接說出觀眾眼中看到蛻變後的Walter,不再是鎮日出神逃避的宅男大叔,而是充滿魅力的自信型男。起而行的變化這樣明顯,不用逃離現實也可以創造自己的故事,由自己當主角,而且再也不用做白日夢,因為夢已實現。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


"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 是金獎導演大衛歐羅素(David O. Russell)很可怕的自2012年"派特的幸福劇本"(The Silver Linings Playbook)後連續第二部自編自導的劇情片。本片是根據80年代美國聯邦調查局「螫刺行動」(Sting Operation)裏其中一個用阿拉伯酋長投資為誘因來設局以揭發政府官員收受賄賂的案件所改編。可怕的是兩年連續以兩片分別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編/原著劇本及最佳剪輯等,簡直是編導演全壘打。

想當然,本片就是看演員互相飆戲的。卡司陣容閃到眼睛睜不開,導演一定要有十足功力才可以讓大明星間彼此激盪火花而不至於用力搶戲過頭。Irving (克里斯汀貝爾飾) 一開始對鏡梳理頭髮,看他又用假髪又用膠水處心積慮地將頭髪從左拉到右遮蓋光禿的腦門,真是嘆為觀止,導演開頭來這麼一記果真引起觀眾的興趣。但真正牢牢抓住眼光的一定不能否認是艾美亞當斯。她一出場穿那件深V到腰際的絲質貼身洋裝,裸露性感卻不低俗,美豔中有清純。是我看過她最漂亮的時候。導演將這兩人配對成詐騙集團,兩人心靈相通,彼此吸引,不管愛情或工作都是最佳拍檔,卻卡了Irving是有婦之夫,有一個自以為是又缺乏自信的老婆Rosalyn(珍妮佛勞倫斯飾)。


珍妮佛勞倫斯渾然天成的演技把這個不聰明又老愛把所有的過錯推給別人,連害了你也是為你好這種很瞎藉口,都可以臉不紅氣不喘說出來的討厭角色演得討喜可愛。布萊德利庫柏的急功近利FBI探員Richie,狂妄自大,在一次次和長官的互動中愈來愈誇張,我很喜歡那個老是說不完的冰釣故事,每次都被Richie不耐煩的插嘴打斷,但每一次都不是Richie(及觀眾)想當然耳的結果寓意,前前後後共三次,到結尾都沒能知道故事最後如何,劇本真是很幽默。

艾美亞當斯演一個老想擺脫自己的 鄉下女孩Sydney,聰明細心又懂得察言觀色,遇到自信穩重的連鎖洗衣店老闆Irving以為遇到良緣,沒想到Irving竟是個老千。有意思的是這時道德和刺激哪個會佔上風呢?Sydney大可一氣之下就離開,又再回來是想要驗證自己的能耐可以做到什麼地步,被柏樂/愛人相中潛力其實心底是有著被肯定的歡喜而躍躍欲試的。

克里斯汀貝爾把Irving詮釋成聰明內歛個性低調善於保護自己不相信他人但內心柔軟渴望關愛,同時又被老婆吃死死的中年大叔。他大膽仔細,時虛時實掌握人性弱點,所以屢屢得手。他和Sydney在一起時的無掩飾面貌層次明顯,很動人,可以在一個人面前卸下全部武裝,同時又是那樣有安全感,喜悅愉快,容易被說服那就是真愛。


幾場大明星間的對手戲非常搶眼,艾美亞當斯色誘布萊德利庫柏,那種又釣你又不讓你吃,兩人之間逐漸升高的化學效應令人心跳不已;珍妮佛勞倫斯和艾美亞當斯在洗手間爭吵,憤怒狂暴耍賴一來一往很過癮;還有克里斯汀貝爾和珍妮佛勞倫斯兩人攤牌,只見男生的氣燄如何熾烈高漲,到最後卻消風低頭,女生如何從哀求到理直氣壯,令人拍手叫絕。另外勞伯狄尼洛客串拿手的黑道大哥一角畫龍點睛,為整場談判戲大加分,好看的不得了。

全片就是一直不停的說話,趣味也是在演技和對白中產生。但對於偏好技術層面大製作影片的觀影者可能會不習慣這種調性。若說有什麼感想,就是騙人騙久也是會累的,因為良心很難妥協。所以才需要救贖的力量,以求得平靜安心滿足。


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哈比人:荒谷惡龍"(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哈比人:荒谷惡龍"(The Hobbit:   The Desolation of Smaug) 為哈比人前傳第二集。沿續上集意外的旅程,矮人復國遠征隊為取近道在都靈日到達孤山需進入凶險的黑暗森林,若有幸逃離恐怖大蜘蛛的天羅地網及剛愎自用木精靈的囚禁,還必須渡過自私昏庸唯利是圖鎮長所治領的大湖鎮。更不要說殘暴半獸人一路緊追不捨的追殺,看來前途多舛。

本集採多線敘事,主線遠征軍路途遭遇,支線1是灰袍巫師甘道夫親赴魔窟以糾出邪惡力量的藏鏡人。老實說看到那幕才恍然大悟,原來"魔戒"中的邪惡之眼是這麼來的。

支線2是比爾博漸漸領會到魔戒的神奇力量。其中有一幕他手拿著戒指,盯著它,從不可置信到疑惑到迷惘到著迷到抗拒,最後不解地暫時擱下,短短幾秒鐘用表情說了千言萬語,馬丁費里曼真是太棒了。

支線3是充滿正義感的勇敢美麗女精靈和瀟灑矮人間萌芽的愛情。男生一定無法了解為什麼佛烈兒無視高高在上王子勒勾拉斯的青睞反而心儀粗鄙的矮人囚犯?其實很容易理解的,因為熱切溫柔的凝視,那種眼中只有妳,全心被妳吸引的感覺很容易讓女生心動。當然也因為佛烈兒的個性正直仁慈,不攀附權貴,所以才會注意到矮人的深情。這裏也對為何在"魔戒"中勒勾拉斯和金霹兩人從一開始就不對盤做了解釋,看到他不屑地質問被俘矮人隨身照片裏的是誰,矮人大聲說「That is my son Gimli!」時會心一笑,我想這個心結,可能還要再加上被横刀奪愛吧。


勒勾拉斯初登場,驕傲自得意氣風發,而且身手真矯健,近身搏擊以一擋百,又持刀又使劍,比"魔戒"中老是射箭帥多了(因為我一直想不通箭要如何不停補充?)。全心接受父王的接班人訓練,也漸漸走向鎖國政策。本來是聽話的代言人,卻因為愛情而開始慢慢覺悟,是父王說的別人死活與我無關,只要固守城池即可安然度過危機?還是像佛烈兒所說外面的世界被毀滅,精靈國也無法悻存,所以要主動出擊消滅黑暗力量?有這樣的舖陳出來,可算是日後加入魔戒遠征軍的動機吧。

本集出現的新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像不好捉摸的換皮人,陰柔乖戾的精靈王,失意的前鎮長之子等。場面調度維持高水準,尤其是矮人坐酒桶經水道逃離木精靈王國那段,水流湍急,半獸人在岸上緊追不捨,時不時進攻,看矮人如何閃避回擊,動作流暢清楚,一氣喝成非常有趣。最後重頭戲與惡龍Smaug的對決也不錯。Smaug太自戀太多話,少了恐懼感,最後揚長而去突兀了點,卻讓人迫不及待想看第三集。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馬利與我"(Marley & Me)


"馬利與我"其實滿溫馨的。以前看電影時,開頭前20分鐘都在描寫馬利這隻拉布拉多犬好動破壞力多強把主人如何搞到七暈八素的。以為改編自John Gordan暢銷書「Marley & Me」的本片,也是著重在家庭寵物狗的趣事上面,像"我家也有貝多芬"那種搶攻小朋友市場的調性,所以對於找來珍妮佛安妮斯頓及歐文威爾森兩位大明星來助陣感覺上浪費子彈了點,隨便二線的演員就可以啦,反正賣點是狗狗。但今晨無意在電視上從中段接續看下去,才發現我其實錯很大呢。


約翰及珍妮兩人決定共同領養一隻狗來為進一步合組家庭做準備,狗狗太活潑好動常惹事生非,但也帶來不少歡樂。隨著孩子接二連三出生,每日的生活忙碌卻有意義。約翰40歳面臨人生抉擇,是要偏安待在舒適熟悉的環境?還是勇於面對新的挑戰?有家人的支持鼓勵,就不會有方向迷失的心虛。

其實編導在這裏講的是平凡人平凡事,經歷談戀愛、結婚、工作、教養子女等固定模式中,都會面對必須選擇的時機,A好還是B好?像珍妮(珍妮佛安妮斯頓飾)得知自己又懷孕時和約翰(歐文威爾森飾)討論到想要辭掉熱愛的工作,因為蠟燭兩頭燒的情形讓她覺得不管是職業婦女或媽媽,兩樣都做不好,所以她選擇當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小孩。後來編導又安排一段珍妮被煩瑣家事弄到心力交瘁時與先生的對話,感慨為家庭放棄自我,事情完全不照她想的去做,但是這是她的選擇,一旦做了就不後悔。

我很喜歡這種人生態度,直接坦然。已經有太多事藏著眉眉角角,若還不能誠實面對自己,為抉擇負責任,就只有不停的後悔,消耗精神體力在已逝的人事物上,沒辦法開創新的成就來肯定自我,到頭來抑鬱過一生, 完全不值得。

當然狗狗的戲也是拍得很好的,尤其最後病弱的姿態,不曉得有沒有在馬利臉上化妝?不然那種垂死狀態是挺傳神的。約翰最後與馬利的道別令人感動,表現對家庭成員的依依不捨,莫過於肯定它的表現了。

「記得我們曾經說過你是壞狗狗,是世界上最糟的狗嗎?一個字都不要相信,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狗,無論我們做什麼,你都一樣愛我們。你不會知道我們有多愛你。」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羅貝托.博拉紐(Roberto Bolano)“狂野追尋”(Los Detectives Salvajes)


羅貝托1953年出生在智利的中下階級家庭,從小就是又瘦又小又近視的書呆子,因閱讀障礙又常常被霸凌,所以輟學。後來從事記者工作,並成為活躍的左翼份子。曾因支持革命活動被逮捕,又因生活窮困做過洗碗工、守衛、收垃圾、侍者等,但持續不斷創作。雖然最愛寫詩,但讓他成為拉美文學代表的卻是小說。其中「Los Detectives Salvajes」就是帶有濃厚自傳色彩的青春記事錄。

全書分為三部,橫跨21年,時間的序列上應是第一部「迷失在墨西哥市的墨西哥人」接第三部「索諾拉沙漠」,然後才是第二部「狂野追尋」。內容全部圍繞著兩個主角墨西哥人烏塞利斯及智利人阿圖洛,他們以詩人自居,稱自己的黨社為「內在寫實主義」。第一部是大學生胡安的日記,詳細記綠1975年11月2日到12月31日間每天所發生的事。所以我們開始了解內在寫實主義是一群年輕小夥子對改革文壇有抱負理想,陣日閱讀清談,討論寫作,同時互相探索性與毒品。當然,大學從此不去上了。

第二部體裁一變,成為訪談筆記。受訪人物多達40個,時間從1976-1996。藉由每個人物與烏塞利斯及阿圖洛的接觸的片段回憶,拼貼出主角的神祕背景及動機。但人物過多,名字長又抝口,又是跳躍式的時空安排,不好讀,沒有耐心逐字逐句讀完。只能知道這些內在寫實派詩人還是過著波西米亞式的放逐生活,遊歷在歐洲、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影響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作者架構了40個不同人物的背景及發展,每個人都可洋洋灑灑獨立成一個短篇故事,荒唐卻也平凡,反映心底的渴望,和主角的接觸,像照鏡子般看見自己不堪的那一面,有著解不開的沈重心結。

第三部是接續第一部逃亡的後續,同樣是胡安的日記,時間從1976年1月1日開始到2月15日。莫名其妙的捲入雛妓與皮條客的糾紛,變成亡命客。一邊思考辯論詩體文學,一邊開始調查起一位名不見經傳女詩人的下落。所以說是「荒野偵探」嗎? 但逃亡總不是那樣寫意,突然要面臨生死抉擇變得好諷刺。

我的感覺,故事的連貫不是重點,作者想表達年輕人的熱情與迷惘,可以為了理想將一切行為合理化。就像書中諾曼跟丹尼爾說:「...我和克勞蒂亞,當時我們想將來會成為作家,而且為了屬於那個本質上很可憐的團體,內在寫實派,願意獻出一切。青春就是一場騙局。」這也像他自己摸索大半生,與祖國智利格格不入的悵然。想寫詩卻為了生計寫小說,好像全世界沒有人了解我的苦悶與哀愁,如果不妥協就是自我放逐。

年輕有大把時間可以揮霍,有無限的可能性,又是那麼容易受同儕影響。但若不了解自己到底在追尋什麼,那只是不斷的漂流而已。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蘇菲的世界"(Sofies Verden)上


“蘇菲的世界” (Sofies Verden) 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於 1991 年所發表的小說,出版後響譽全球,被翻譯成五十多種語言,全球銷量超過三千萬本,讓無數人獲得啟發。

1996 年智庫文化推出由蕭寶森翻譯的中文版,後來智庫原著版權合約到期並由木馬文化重新取得。 後者並於 2010 年 6 月推出由伍豐珍所翻譯的二十週年紀念版,我看的就是這個版本。

蘇菲是一個住在挪威的 15 歲中學生,在家中是獨生女,爸爸是跑遠洋油輪的船長,所以常常不在家,媽媽是職業婦女。 在挪威的中學生不需要一天到晚補習,大約下午 2、3 點就回家了。 在媽媽還未下班的這段時光就完全屬於蘇菲一個人。

有一天,從郵箱裏開始出現神祕的信件,開啟她的好奇心。 進一步發現個自稱亞伯特的大叔,其實是一個博學多聞的哲學老師。莫名其妙地,蘇菲開始上起函授課程。 但課程又是這麼活潑有趣,所以不知不覺投入這個追尋智慧的美妙領域。

但大叔動機到底是為什麼呢? 在上集完全看不出來。 另一方面,好像陌生人來上哲學課還不夠神祕似的,又有一個在黎巴嫩服役上校,三不五時托蘇菲轉交寄給女兒席妲的名信片。 席妲又是誰? 為什麼他們認識蘇菲,蘇菲卻完全不認識他們?上集就一邊上哲學史,一邊繼續猜謎中度過。

這種程度的推理貧乏了點,但哲學史的部份真的太精彩了。 就是若把那部份,故弄懸虛、好像吊人胃口、卻不知那人跟本沒這胃口的情節,全部拿掉也不會可惜。 光是西洋哲學史重點總整理就值回票價了。 

裏面用最淺顯的語言,大量的舉例說明,由簡入深,循序漸進,看完書後當然不能說自己是哲學通,但對於文青常常掛在嘴邊的外星語言,可以略知一二,真的是太美妙了。

但若是這樣自滿, 就完全辜負 Philosophy 這個字。 這個原意是「追求智慧的人」。 在翻成「哲學」後真正的意思被藏起來,讓這門學科變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無用知識,真的好可惜。

其實每個時刻當我們在思考時,都跟哲學有關;所問的每一個為什麼,也是二千六百年來各哲學家也努力尋求的目標。 好玩的是,前人的理論不斷被挑戰、被推翻、被驗證,再重新衍生為更細節、更符合現實狀況的學說。 好像一把劍愈磨愈亮、 愈來愈銳利、愈來愈能貼近你內心的想法,那樣輕而易舉地直刺核心。

作者將西洋哲學史巧妙的和西洋史結合,清晰簡潔,不費吹灰之力便可了解。 我想這跟他在學時主修哲學、文學及神學,並且曾任文學與哲學講師的經歷有關。 在他(上集)的詮釋中,哲學史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1、古希臘:蘇格拉底, 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為哲學創立者。

2、中世紀(黑暗世紀):聖多瑪斯將亞里斯多德的哲學和基督教的神學相連,將人類對理性存在解釋為上帝,為最終最高指導原則。

3、文藝復興時期:開始著重人的存在,人本身是不亞於上帝的高貴,進一步想兩者合而為一。所以各門學問音樂繪畫天文地理數學等蓬勃發展,學有專精之人被祟拜並重視。如天文學家波蘭哥白尼、德國克卜勒、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等。

4、十七世紀(巴洛克時期):開始整合成條理分明體系。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荷蘭斯賓諾莎、英國洛克、蘇格蘭休姆等。

讀完上集,好像開啟一扇窗,將以往一直得不到答案只好硬吞的問題,有了各種解釋。每一種都有學理在背後支撐,那原來是各哲學家畢生的心血啊。

而哲學家就是充滿好奇心的人。 對他們而言,世上沒有理所當然的事物,所以也沒有習慣的期待。 就像小孩子一樣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所見到的是世界原來的樣貌,不會添加有的沒有的。

那身為大人的我,是不是該從被催眠的狀態中醒過來了呢? 好比戴上一副新眼鏡,對每件事開始用新的視野和角度去感受去思考,既興奮又刺激。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冰雪奇緣"(Frozen)



改編自安徒生童話「雪后」的"冰雪奇緣"(Frozen)是2013年底出品的最新動畫片,迪士尼並以此片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前一部獲此獎的是"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影片本身造成話題,不只片中主角造型成為Cosplay的範本,連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的"Let it go"都成為惡搞的題材。

本片一貫的迪士尼作風:動聽的歌曲、可愛的配角人物、劇中主角老是被有意無意湊作堆、天真無邪的道理、一眼就看穿的反派、善良到完全不設妨的可愛女生等。小孩子看了很樂,大人想辦法欣賞精緻畫面的呈現,歌舞的巧妙編排,角色本身的魅力是否足夠,及劇情安排走向是否符合期待等。

大人啊,你的要求未免太多了點。
沒法呀,對得奬的片就是有許多期待。


所以成績只是持平,並沒有超越"Toy Story3"、"UP"(天外奇蹟)。甚至人物的討喜度也沒有"魔髮奇緣"(Tangled)高。但還是闡述非常正面的中心思想,我很喜歡。

艾沙有強大的天生法力可以操縱冰雪,但卻在誤傷妹妹安娜後自責轉而封閉自己。而知情的爸媽為保護兩個女兒的情形下採取隔離的手段,名之為愛,卻是傷害。讓艾沙害怕別人的眼光,畏懼自己的能力,也讓安娜一起活在封閉的環境,以為自己不知做錯什麼讓姐姐疏遠。

這種自以為是為你好的自虐行為,最容易發生在家人或親近的人身上,卻不知因為在乎你關心你,讓無知變成不是幸福的事,而且不要小看每個人處理麻煩的能力。身邊人的支持力量永遠強大到無法想像。就像安娜拼著結凍前的最後一口氣也要保護艾沙,而不管自己就是被姐姐冰凍心。因為愛,所以心疼,所以原諒,所以不顧一切。


另外,艾沙成長過程遮掩隱藏自己的與眾不同,只為不想招致異樣的眼光,然而孤身一人在高山上卻是那麼自在奔放,自由自信不受拘束,擧手投足間輕易建造壯觀華麗的冰宮,心情愉快下出手就是美麗的冰晶。其實人類歷史從古至今,壓抑不被了解的天才在當世往往受到迫害,但若不是由於他們的堅持和努力,走出自己的冰宮,人類又怎麼能進步?

所以戰勝內心的恐懼。Let it go. Let the fears go. 

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s)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s) 跟第一集比起來,我更喜歡這一集。

原著三部曲的架構,第一集"The Hunger Games"介紹人物及時空背景,並帶入主軸飢餓遊戲,讓讀者跟著宛如奴隸的凱妮斯踏進似古羅馬競技場般為取悅都城人民的生死鬥爭遊戲中,從中感受到十六歳少女不凡的機智善良勇氣及毅力,為保護所在乎的人,放手一搏的無畏精神。

第二集"Catching Fires"中文翻做「星火燎原」,第一集所無暇探索的問題,在這集全部爆發:為什麼家鄉的人民整天工作卻沒辦法獲取溫飽?為什麼做父母的每年必須送孩子去抽生死籤?飢餓與恐懼是生存的最大威脅, 如果再怎樣努力都無法改變現狀,革命至少還有希望。凱妮絲的表現為思變的困苦人民投入希望的火種,各區的反抗此起彼落,都城的史諾總統只好用更高壓殘酷的手段來壓制。

本集的導演法蘭斯勞倫斯(Francis Lawrence)也導過"康士坦丁:驅魔神探"(Constantine),難怪我覺得他故事講的很合理,容易進入狀況。但那種生命繫於一念之間的驚險,第一集是比較出色,也許是受制於原著本身,第二集強調的是革命的形成和具體行動,互相殘殺不是重點。


珍妮佛勞倫斯無疑是凱妮絲化身,我特喜歡在慶功之旅第一站來到小女孩小如的第11區,面對栩栩如生的巨大肖像及站其下的小如母親和幼小弟妹們,如何能再照本宣科唸出樣版講詞?情感的波動讓她鼓起勇氣說出心裏的感謝,再一次鼓舞圍觀群眾,間接也造成帶頭老人當場被拖出槍斃。珍妮佛從羞愧到感恩再震驚自責。情緒震盪起伏可觀,讓我不覺掉下眼淚。


片中都城人民的化妝服裝沿續第一集的愚蠢誇張華麗風,只有更變本加厲。感覺上再過兩百萬年都不會覺得好看的時尚,卻讓人趨之若鶩。暗示既得利益者腦滿腸肥,不識民間疾苦。


感到十分惋惜的是飾演首席遊戲設計師的菲力普西蒙霍夫曼(Philip Seymour Hoffman),2014年2月2日過世,本片成為遺作。他的型偏反派,詮釋臥底反抗軍是利用外型的反差,所以頗成功,畢竟要皮笑肉不笑讓你足夠心生涼意才行,不然怎麼唬得過史諾總統呢?


本片忠於原著,不辜負書迷的期待,讓人好奇三部曲的終章"Mockingjay"(學舌鳥)會如何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