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6日 星期六

"看見台灣"


雖然身在京站威秀設備一流的戲院裏看"看見台灣",我的感覺卻像在鄉公所大禮堂看宣導片,影片放映後還有主辦單位演講,然後出於人情或責任只好全程參與,但心裏一邊想著待會要吃什麼東西一樣。

而且開頭10分鐘壯濶的美景、氣勢磅礡的配樂,我竟然打起瞌睡。坐到最後當整整5分鐘卻讓我感覺好像50分鐘的主題曲響起時,那反覆的歌詞嘮叨地讓我只想逃離現場。



但還是看得出誠意啦,沒有從空中鳥瞰的角度,不䁱得原來沒有人為開墾的山林海岸是這麼美麗,而躲在山中暗地開採砂石或闢耕地讓整座山像補丁被一樣;然後清境農場的歐式別墅有點可笑的矗立在山坡;電線和水管橫七豎八的切開視野;醜陋的防波塊、淤積的萬大水庫,真的很像是手術後的病人。

所以教化的目的還是有達到,畢竟影像本身就強而有力了。但說了太多反而沒有自省和感動的空間,只剩下訓詞,下一秒鐘就忘了。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舞台劇"守歲"


今天下午來到植物園南海劇場觀看台灣戲劇表演家劇團所演出的「守歲」。

全場90分鐘只有一幕戲,舞台設計隔成三間房,中間一大飯廳及左右兩邊的小房間,背景多了小夾層,一直到最後才了解它的作用。演員一會兒往後走掀起布帘進廚房,一會兒從左右兩邊門框進房間,然後又走到飯廳前面當做前院;這樣動線活潑一目瞭然,又不用換景,觀眾情緒不會中斷,但情緒的控制就得靠編導及演員了。

講的是老人失智的故事,編導將老人失智中的健忘、時空錯置、辨識能力喪失及沮喪自我嫌惡等症狀安排在一頓除夕夜團圓飯中,藉由和家人的互動中呈現。喜怒哀樂的情緖在快要消失時轉個身又接續下去。所以四周不時聽到笑聲、吸鼻子聲及打開面紙包的聲音;連小兔子都覺得比上次的韓國功夫劇好看多了。

演員表現自然,中規中矩,飾演外婆的沈時華演技出色,時空變換拿揑準確。但我沒有被牽動的原因,可能是過往的經歷形成一個硬殼,將心圈起來保護著,才可以夠堅強去面對日常生活。這種武裝我以為在爸爸過世後會卸下,但好像還穿得好好的。

老人失智是不可逆的疾病,大腦的退化無力避免,在身邊的人不管是誰,能陪伴到最後的都算家人,因為那需要無限同情和愛的包容。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雲門"池上秋收"


2013/11/2這天, 我們以員工及眷屬身份來到台東池上, 參加台灣好基金會和雲門舞集合辦的池上秋收藝術節, 從台北坐火車下去, 天空愈來陰沉, 雨滴愈來愈大, 4小時後到池上, 簡直就是小颱風的樣子.


在大雨中穿著雨衣, 全身還是濕透, 衣服黏在身上冰冰的, 表演現場工作人員狼狽賣力的驗票、發節目表、引導觀眾入座,稻田中的舞台區十來個工作人員不停的拿刮水帚來回清理,雖然一切都是開場前的準備,但雨勢完全沒有減緩的趨勢,讓人不禁懷疑起如期演出的可能性。


但時間一到,主持人介紹及林懷民表示因為下雨,所以用更改舞碼來代替取消,尤其當林懷民入場時一把將雨帽往後一脫,並張開雙臂歡迎舞者時,頓時讓現場的氣氛升高起來. 但四周卻開始靜默, 同時注視著舞台右方全身素淨, 彷彿赤裸著的上身, 只著白色舞衣的男女舞者.



我的視線跟隨舞者從佇立, 緩緩一步步無聲地前進中, 從舞台拉到整片的池上田野, 遠方層曡的山及穿越之中的雲靄, 配色之美讓人吃驚, 所以當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樂聲傳來, 台上舞者們準確的一個舞步, 就讓我不可自已熱涙盈眶了.

怎麼樣可以形容雨中看水月的感覺? 舞者的身體隨著大提琴聲時而激昂時而沉緩, 在來回的拉扯中一次一次把心底的東西牽引出來, 但卻無以名狀, 怔怔的愣在那兒, 讓不知是雨水還是淚水滴落在臉上.



林懷民接受訪談時曾說過, "雲門如果拿掉戶外公演, 我就會生病." 現在才了解他這句話的意義. 在池上秋收後的稻田, 有著室內劇場沒有的開闊視野, 舞台設計無法複製的山色, 還有完全不可預測的天氣, 使得每一次表演都是驚喜。而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堅持, 才能更感動人.

在人生的路途中, 不會每一次都按照安排好的劇本演出, 轉折有時會帶來更大的收穫. 愈到中年, 體會愈深, 只剩下要學習縮短釋懷的時間, 更瀟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