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5日 星期三

青木新門"納棺夫日記"


青木新門說自己是在破產後,連孩子的奶粉尿布錢都付不出來時,被老婆在盛怒下丟過來的報紙上,看到葬儀社招募社員廣告而成為納棺夫的。

看似走投無路的選擇、卻帶給他很多的啟示與感想。在工作閒暇時的隨筆,匯集而成一本雜記書,以為不會有人要看,卻大受歡迎。 媒體採訪、演講邀約接踵而來。被感動的人當中,有一位登門拜訪想要改編成電影。經過拒絕後還是不死心的再三說服,才有了日本第一部得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送行者」。那個人就是在電影中飾演禮儀師的本木雅弘。


雖然名為「淨身」,但所謂的「淨身」並不是為死者沐浴,而是指將往生者的大體由酒精擦拭後,為之穿上被稱為壽衣的白衣,然後梳理頭髪、整理遺容,讓往生者十指交叉持著佛珠,直到納棺為止的一連串作業。

這是納棺夫的工作內容。第一線處理死者的遺體,是大部份人忌諱廻避的事,連帶對從事殯葬相關行業的人也帶著異樣的眼光。作者面對妻子的嫌棄及叔父斷絕關係的威脅,心裏想的是做這個有什麼錯?為什麼大家要這樣排斥?人在對待討厭、害怕、忌諱的事物,總是會盡量避免清楚地目睹它。對死亡如此畏懼,那是從「生」的對立角度去看的嗎?

不管到了什麼時代,都少不了立足於生,將視點置於生而隨意想像死亡,將想當然爾的推測建構成思想的行為。
若不移動視點,只是單單立足於「生」, 就算再怎麼思索「死」,也只不過是「生」的延長思考罷了,而人在討論死亡世界時,也只不過是推論或假設而已。

作者從每天和往生者接觸的過程中,注意到往生者面容的寧靜美麗。那種和往生者在生時的善行惡行、宗教信仰是否虔誠、是否被病痛折磨、有無遺憾責任牽掛等都沒有關係,就是呈現一種安詳的神情,彷彿一尊栩栩如生的佛像。當死亡靠近,得以直視死亡的存在時,那個時刻其實並不是恐懼,而是感動:放下對生的堅持,看周遭事物散發耀眼光芒的感動。

這樣的說法,對我很重要。

幾年前爸爸在老家湖南往生,從發現淋巴癌到離世的過程,我都不願意去回想,出自本能的自衛將心痛的記憶好好埋藏起來。但有時會不經意的想起他最後在醫院全身插管的虛弱身影,或是窩在輪椅上我們姐妹推他在老家前院曬太陽的情景。

那時我們決定帶他回老家,租了一輛救護車開了一整天從深圳到醴陵鄉下,那時不曉得十多個小時顛簸的路程爸爸是否撐的住?但他還是撐下來了。接下來十幾天,每天他的床畔都有人守著,叔叔和堂哥心疼我們,夜班都是他們在輪。有時天氣好,推爸爸到前院,姐妹邊說話邊幫他餵飯,清理口腔,梳頭髮,捏捏手。他的手好冰,幾乎也不進食了,身上散發著死亡的氣味,舌頭上一點一點白色斑,長輩都說那是將死之人才會有的。

他大部份時間都在睡,不曉得被侵蝕的身體會不會痛?但他也從來沒表示,只是臉上的表情偶爾會抽動。我們不想讓他一直躺在床上,一天總會用輪椅推他去外面走走。那輪椅好舊了,輪子不好使,動不動就卡住,只看姐妹三人常常和輪子奮戰,忍不住笑出來。

有一天來了理髪師幫爸爸剃頭,那天氣候溫暖舒適,全家大大小小聚集過來看,師傅讓叔叔打了桶熱水,俐落地幫爸爸剪髪洗頭刮臉,三二下整個人就變得潔靜清爽,大家都看呆了,對著爸爸猛誇,他也很開心的笑,就著這精神,隨後來了照相師幫爸爸拍照,是挺坐著拍的,也許還是不對焦,但那張就是爸爸最後用在死亡證明書的照片。

我一直希望爸爸是美好的離去。回台灣後又過一個星期,在青年節隔天接到阿姨電話,再去湖南心情已不同。沒能見到爸爸往生的容顏,其實沒有太大的遺憾,我總覺得爸爸還是在體貼他的女兒們,不讓我們害怕,所以才會選我們回台灣後才走。

現在看到青木新門以枘棺夫的親身經歷,描述往生者的容顏,及臨死前被耀眼光芒充塞的喜悅,想到爸爸死時也是如此安詳,帶給我很大的安慰。


2015年4月12日 星期日

"愛的萬物論"( 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


 2014 年 11 月上映的英國片,光是預告片就很吸引人,因為他是講漸凍人物理學史蒂芬.霍金博士( Stephen Hawking ) 的故事。大眾喜歡從閱讀名人偉人傳記,觀看改編電影中來拉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希望能受到一點啟發,並從家庭成長背景、個性、觀念及傳承的人生經驗中擷取其成功或失敗的因素,將之轉化為自己的養分。而史蒂芬.霍金博士的傳記肯定更值得一讀,因為他的成就,因為他的殘疾。


 1988 年,劇作家安東尼麥卡錫Anthony McCarthen 在讀了霍金的著作「時間簡史」( A Brief History Of Time )後就對他產生好奇。1995年霍金離婚再娶,1999 年前妻珍妮懷德霍金( Jane Wilde Hawking )出版回憶錄「Music to Move the Stars:A Life with Stephen」,詳述霍金在光輝燦爛的學術研究外的家庭生活,及婚姻破裂的原因。

兩人的關係在 2006 年霍金與第二任妻子離婚後有所改善。於是 2007 年珍妮將原來六百多頁的篇幅刪掉三分之一不堪回首的部份,增加對未來的期許,成為另一本回憶錄「 Travel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出版,而這個版本就是安東尼麥卡錫稱用來改編為劇本的原型。


不過安東尼麥卡錫說他是於 2004 年讀到珍妮的「Travel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才興起改編成劇本的念頭。但這本書是改寫後的版本,要到2007年才會出版,所以 2004 年他讀到的很可能是 1999 年的一肩挑起全家重擔、在大部份的時間都沒有幫手的情況下,照顧三個幼兒和坐在輪椅上的老公、生活苦悶、婚姻失敗、老公被搶走的六百頁版本。那為何他要這樣說呢?


史蒂芬.霍金的第二次婚姻有點神祕,由於妻子強勢的作風和佔有控制慾,所以在婚姻存續的十二年中,霍金基本上是和孩子們及同事朋友隔離的。甚至還有被虐待的情形引起警方調查。這些情況,珍妮多少都有耳聞,加上自己再婚生活幸福,對於霍金一定滿是心疼。

這時有個作家登門要改編自己的書成為劇本,看看書中所陳述的往事,對照現下的美滿,一定不希望當初自家故事不堪的那面被放大解讀。但經過安東尼麥卡錫多次登門拜訪,霍金又離婚重回到家人的生活裏,一種重新開始的氛圍是不是成為改寫自傳的動機?

當然在新版自傳出版後又過了五年,珍妮才終於同意電影的改編。而出版商將新版自傳換上電影封面,趁電影上映時再重新上市,也是一種可以預期的配套行銷。


以新版自傳為基調改編的本片,處處是溫情充滿希望。淡化激動的情緒後,將濃烈感覺用含蓄的方式表達出來,反而更容易令人體會。例如史蒂芬愛上珍妮的過程:舞會上的初識、酒吧裏的邀約、和對方家人的餐會等,兩人四平八穩的交往,但都沒有比史蒂芬想到研究論文的主題後,興奮的去找珍妮分享,聽見珍妮簡單精確的回應後,所流露出那個遇到知音的表情更有說服力。

還有當醫生對史蒂芬宣布罹患絕症,他從面無表情平靜的接受,躲在宿舍中面對好友的關心,珍妮得知實情後去找他激他,獲得鼓勵後又重新振作,編導僅用十分鐘五個過場,就將這個關鍵轉折點交待完畢,層次分明又非常有效率。畢竟青天霹靂不用反覆琢磨,痛苦也不要沈溺,人生不是只有這些。


我非常喜歡冰島作曲家 Jóhann Jóhannsson 譜寫的配樂,優雅平和又活潑激昂。是不會走到街頭抗議,求正義公理那種,也不是衣香鬢影不食人間煙火,而是一種將祟高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的感覺。它完全將導演 James Marsh 所要傳達的不卑不亢、沒有勉強、發自內心的原動力表現出來。

用音樂來定調,像「斷背山」一樣,我永遠記得當片頭開始,單把吉他輕輕撥弦那種觸動靈魂深處的感覺。好的配樂不只可以為影片加分,也是它最好的註解。


最後要講到以本片獲得奧斯卡及多項電影最佳男主角的 Eddi Redmayne。真的非常棒!他的演出形神相似而且非常自然,明明是刻意的演技,卻有辦法說服人他天生就是如此。而且我相信他還詮釋的比本人更加完美,要是我是史蒂芬.霍金一定會很感動。他不只是我,還是那更好一面的我。所以他對 Eddi Redmayne 的賀詞是: 「 Well done Eddi, I am very proud of you.」而這句話,我們也想用在整個製作團隊身上,Well done! 




2015年4月5日 星期日

約瑟夫. 海勒"第22條軍規" ( Joseph Heller ”Catch-22” )


時間在 1942-1944 間,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打了 7、8年,卻還沒有結束的跡象。這是義大利附近小島上駐防的美國空軍飛行中隊。 組成分子有,在第一線執行轟炸任務、生命最受威脅、怕死瀕臨崩潰的飛行員;渴望獲得認同卻被排擠,而希望把自已隱形起來的少校;纖細敏感多疑好欺負的隨軍牧師;怕事愛碎碎唸又愛佔便宜的醫生;神通廣大什麼都弄的到像「天龍特攻隊」小白的食勤官;平庸卻好大喜功一心想升將軍的上校等。其實主要人物還多了30位左右,除了中隊裏的官兵,還有羅馬城的妓女、護士、老鴇等,作者用超過 600 頁的篇幅,細細描寫他們的故事。


本書是以人物做章節,這種手法並不是一邊寫故事,再由情節衍生自己的想法。而是把想法放在角色的側寫上,對每個角色的家庭與成長背景、外型及個性、思考模式等,做長篇幅的交代,等到讀者開始習慣這個人之後,再進入到情節中。如此,故事的發展並不是按照標準的時間序列來安排,而是跳躍式的,正敘與倒敘並用。再加上時間點的不明確,所以第一次讀時會感到吃力,感覺沒有連貫性,就好像看 42 篇各自為政的短篇小說那樣地情感分裂,沒辦法很投入。

雖然如此,我第一次看到嘲諷戰爭及軍隊這麼用力的小說。把荒謬愚蠢當做正經事來處理,每個人都陷入困境無法自拔,只能隨之起舞。是一種左右為難的弔詭局面,邏輯建構上卻又完美,這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


"約瑟連嚴肅地看著他,想用另一種方法試試,「奧爾是不是瘋子?」

「他當然是瘋子。」丹尼卡醫生說道。

「你能讓他停飛嗎?」

「當然可以。不過,先得由他自己來向我提出這個要求。這是規定的一部份。」

「那他幹嘛不來找你?」

「因為他是瘋子,」丹尼卡醫生道,「他有好多次死裡逃生的經驗,卻還是一個勁地上天執行作戰任務,他要不是瘋子,那才怪呢。當然,我可以讓奧爾停飛。但,他得先自已來找我提出這個要求。」

「難道只要他跟你提出要求就可以了?」

「沒錯。讓他來找我。」

「這樣你就能讓他停飛?」約瑟連問道。

「不能。這樣我就不能讓他停飛。」

「你是說這其中有個圈套?」

「那當然,」丹尼卡醫生答道, 「這就是第二十二條軍規。凡是想擺脫作戰任務的人,絕對不會是真正的瘋子。」

這其中只有一個圈套,那便是第二十二條軍規。這條軍規規定,凡是在面對迫近眉睫的危險時,對自身安危表現出關切的態度,這便是一種大腦的理性運作過程。奧爾是瘋了,可以獲准停止飛行,而他必須做的事,就是提出要求;然而,一旦他提出要求,他便不再是瘋子,因此必須繼續執行飛行任務。如果奧爾繼續執行飛行任務,他便是瘋子,但是假如他就此停止飛行,那便說明他的神智完全正常,既然他神智正常,那麼他就得去執行飛行任務。換言之,假如他去執行飛行任務,他便是瘋子,所以就可以不必去飛;但是如果他不想飛,那麼他就不是瘋子,於是便不得不去飛。第二十二條軍規實在是再簡潔不過了,約瑟連深受感動,於是肅然地吹了聲口哨。"


當然這第二十二條軍規連同小說情節人物和背景都是杜撰的。作者苦心安排一場場的衝突對峙,突顯軍隊絕對權力與服從的管理方式,既不合理又違背人性。當然為達成作戰或保衛的目的,「服從」所得到的齊心協力效果,可以凝聚千人萬人的力量。但上級所下的命令當中,都是為了崇高的國家尊嚴與利益嗎?還是為了滿足個人私慾?若是為了上校想要收集戰功,要求飛行員不斷地出任務,把可以回家的的門檻一次次提高。在回家的希望破滅後,面對死亡的恐懼,還剩下多少為國犧牲的偉大情操?所以在求生的本能下,沒有必要而讓你去送死的長官,也跟敵人一樣的這種想法,是會送軍法審判?還是直接說你瘋了比較快?


我覺得裏面最瘋的,不是裝病又脫光衣服受勳的約瑟連、打地鼠為樂的哈弗邁耶、被惡夢困擾夜夜尖叫的亨格利.喬或是瘋狂愛上妓女的富家子奈特利,而是食勤官米洛中尉。

米洛神智正常,他瘋狂的地方在於他利用餵飽大隊每一個軍官的胃,進而控制整個飛行大隊。這部份是超級匪夷所思的,他可以讓上校將戰鬥機撥給他使用,去買雞蛋/馬鈴薯/棉花/紅酒等,再拿這些貨物去交換其他民生物資,從中獲取鉅額利益。說穿了就是多角貿易,而且只靠他運壽帷幄就建立起規模龐大的商業集團。至於軍隊中為何可以讓他為所欲為?因為米洛聲稱他的事業大家都有份,每個人都是股東,都可以獲取集團的利益。雖然這些錢除了米洛外誰都看不到,但在戰時可以吃的滿足,威力是如此強大,所以他手上的資源愈來愈多,到最後生意的版圖竟然擴張到敵軍身上!顯然這一招只要是對人都有用。裏面最扯的是米洛接受美軍要炸毀大橋的契約,同時又接受德軍死守大橋的契約,這其中的安排簡直荒謬又諷刺,戰爭存在的必要性為何?


德國詩人席勒說:「一個國家如果不能不惜一切維護自己的尊嚴,那麼這個國家就一文不值。」也許這就是戰爭的理由,值得去捍衛的中心價值。若在為國損軀的那個時刻,心中也抱持著如此想法,當真會無憾死去。但當你目睹同袍在懷中慘死,而面臨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方向時,那些就變成好聽的口號,因為當你死了,怎麼再維護尊嚴?

約瑟夫.海勒年輕時曾在美國駐歐空軍服役,戰時執行過 60 次轟炸任務。1961 年出版本書,有點自傳的味道,在無聲的抗議中散發著濃濃的反戰氣息,這樣的冷嘲熱諷,令人鼓掌叫好又捏一把冷汗。


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

"魔幻月光" ( Magic in the Moonlight )


一位叱吒風雲的英國魔術師史丹利( 柯林弗斯飾 ),應邀前往法國美麗的南方莊園去揭發做客的美國靈媒真面目。他篤信科學,嫻熟任何魔術手法,非常看不慣靈媒利用人心的脆弱來獲取利益的行為,並以成功揭露騙局為傲。所以當童年好友提出某一個年輕貌美的靈媒成功擄獲富有家族繼承人,想要與她結婚,而令家族頭痛,並且連同樣也是魔術師的自己都找不到破綻時,這樣的機會令他雀躍,因為他不但可以拆穿靈媒的真面目,證明自己聰明才智,又可以解救朋友的困境,真是一舉數得非去不可的鴻門宴。


故事這樣的設定,已經可以預測到結局。驕傲的男主角愛上原先看不起的女主角,在否定與承認中反反覆覆確定自己的心意。示愛時又擺高姿態像是施捨,簡直是「傲慢與偏見」裏的達西先生!有趣的是柯林弗斯當初就是因為演出英國 BBC電視台古典同名文學劇的達西先生而走紅,由於詮釋的太精準,成為所有看過 珍.奧斯汀 原著的書迷心裏達西先生的範本,很難有其他人可以超越。


這回伍廸艾倫找柯林弗斯演一個比達西先生更極端、固執又遲鈍的人,不只有對照的趣味,同時也讓人不禁想,十九世紀 珍.奧斯汀 筆下那些說話拐彎抹角的紳士淑女們,是不是也藏著輕蔑的情緒?相比之下,說出來雖然不受歡迎,但還真是爽快啊。


但蘇菲( 艾瑪史東飾 )就完全不是伊莉莎白了。伊莉莎白其實先被帥哥吸引,對達西先生傲慢自大的先入為主印象一直要到他默默地花了一大筆錢挽救自己妺妹的名聲才改變。而且難免有被達西先生雄厚的財力所影響而動搖,但又固執加矜持的不願意接受,套句話來說就是個難搞的女人。


蘇菲就可愛多了,個性活潑純真,開朗不做作,對他人的挖苦不會放在心上,旺盛的好奇心,說話誠懇不帶刺,不使小家子氣,對人有耐心,心地善良。這樣的女孩若還加上美麗的外表,優雅的身段,簡直像天使一樣,誰能不愛呢?就算是被騙也甘願吧。


現在影壇中一線女星可以將蘇菲這種清新如朝露的氣質呈現出來的,除了艾瑪史東外就是艾瑪華森了( 好巧,都是Emma )。但艾瑪史東掌握喜劇的能力更高一些,也許跟她也演過一些胡鬧 YA 片有關,好像比較能接受她搞笑。本片有她出現就是很輕鬆,畫面美的不得了,看著看著,臉部的表情會跟著放鬆,嘴角不自覺上揚,心情愉悅無比。


本片時空背景設在 1928 年,這是伍廸艾倫自「午夜巴黎」後又一部講 1920 年代的電影。從這兩部片中都可以看出他對那個沒有戰事、偉大的文學家藝術家音樂家輩出、時尚品味簡約優雅的年代偏好。而這次把地點從巴黎的沙龍帶到南法,普羅旺斯的暖色田園、白色的別墅和穿著典雅的紳士淑女,走動間都成為一幅美麗的風景,令人心矌神怡。


時裝上完全不強調胸型,在每位女性都成為平胸族的情況下反而注意起女生身形的其他部位:柔美的體態、纖細的手臂脖頸、嬌羞的神情,這些所構築的引人注目氣質,是現在袒胸露乳所比不上的。

伍廸艾倫的幽默在史丹利和阿姨的對話中發揮的淋漓盡致。龜毛的史丹利用嚴謹的態度分析未婚妻與蘇菲的優缺點,阿姨邊玩牌邊回話,連頭都不用抬起來,回的盡是史丹利屬於理性思考下該選擇的方向。知道自己意見被附和,史丹利卻反而猶豫起來,進一步發覺自己的思考都是因為愛上蘇菲。這段很有意思,其實阿姨很明顯的知道史丹利已經愛上蘇菲,卻不點破,用反方向言語讓史丹利自己得出結論,這招實在太高明,值得好好學習。


老實說,這是一個中年男子的自爽片,因為蘇菲竟然會拒絕富有家族繼承人的求婚而去選擇一個老憤青?只能說是 magic 吧。把一切無法解釋的事情歸因為愛情的魔力只能說是不負責任,但本片開宗明義就是愛情喜劇嘛,做個夢是可以被接受的。